占田制是什么意思
占田制度是西晋时期的一种土地和赋税制度,其核心目的是在保证政府收入的同时,保护士族特权。该制度并不是官府直接授田给农民,也不是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,而是在屯田制破坏后,允许农民开垦荒地。占田制规定了农民和官僚士族占田的数量和条件,其中:
农民占田和课田的规定:男子可占土地七十亩,女子三十亩,其中部分土地需要缴纳课税。
士族地主特权:不同品级的官员根据品级占田五十顷至十顷不等,并且可以荫庇亲属和佃客。
该制度在太康元年(280年)由西晋政府颁布,是三国时期各国屯田制度破坏后的产物,对安置流民、缓和社会矛盾、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占田制在三国时期的具体实施是怎样的?
占田制与均田制的区别是什么?
西晋时期还有哪些其他土地制度?